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明上河(1 / 1)

再引为传唱,以表上天,以引上仙!”

“起宴!”

俊朗少年给身旁一人起了一个眼色。

连忙,仆人打扮的管家大声高呼了一句。

话音落,从宴厅两侧鱼贯而入着一群群的宫娥侍者,

手中托着托盘,

其上,有酒液数瓶而连,

有冒着热气诱人的菜肴,

亦有果香四溢的琼浆,

总之,各种美味佳肴逐一而上的端了进来。

不一会儿,大厅内的气氛就变得热络起来。

“乐舞!”

又是一阵高呼,

传菜的侍者宫娥听闻,

连忙小碎步的朝外间退去,

大厅两侧则涌入各类打扮清凉,

穿着异人的服饰。

“诸位!至此上元佳节,吾等还是先行欣赏一番歌舞,

随后再进行迎仙大会,可好?”

“好!小侯爷说的有理!”

“有理有理!吃饱喝足,

我等才有力气做那扶风雅俗之事。”

“不错!理应如此!”

……

“哈哈哈……”

看着台下的一众呼应,

男子显然面上很是高兴,

连忙举起手中的酒樽,

“来!吾等先干一杯!”

“干!”

“干!”

……

“这食材虽然比不上镇魔塔,

但是比起当初的大宋可是强的不止一点半点……”

沈叶青自顾自的夹了一快不知什么肉放入口中,

然后细细咀嚼,

随即又拿起一旁的酒樽小酌起来。

上首几名宾客之中,

除了几位众人相熟的面孔,

且家中权势和威远侯府相差不多,

因此得坐上首,众人也无话可说,

可是其中竟然还坐着一名俊俏公子哥,

此时眼神却在四处的飘来飘去。

此人面向不熟,何以坐入上首?

台下几人面色不愈,不过也没有立即上前理论,

而是将此事记在心中,

等此大会结束,

必定要找小侯爷理论一番。

而坐在正中主位的小侯爷——杨文,

此时的心中也是直打鼓,

且眼神时不时的看向那位正在向下飘来飘去的男子。

不时,借着敬酒的功夫,

杨文走到一旁,

而此主桌上的人好似均有些害怕刚刚的那位男子,

哪怕在一桌,也是有些远远的避开,

好似避之不及,就有大祸一般。

杨文硬着头皮凑到跟前,

连忙小声的向其询问了几句。

不过该男子霎是好看的眼眉却是轻蹙,

随即声音颇有些清灵的快速道:

“不行不行,各个文弱如斯,

就没有一个能战起来的,

只长着一副好皮囊,

但谁不知道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说着,男子就是摇起头来。

而杨文听完,则是感觉脑门上一阵阵生疼。

这是文风宴会,来的都是儒雅读书之人,

就算有子弟的父辈或者祖辈是武者武人,

但是就如同他杨家的情况,

如今后代,那可都算是在读书文事这一条道上的啊。

哪还有舞刀弄枪的?

就算有,那您也别来这里找啊。

杨文收起心中的心思,

只能苦笑的拱拱手,然后走向一旁。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看着众人已经吃好喝好,

杨文挥挥手,连忙台下的一切歌舞皆停,

然后缓缓退了下去。

“诸位!”

一声而下,

刚刚还嘈杂纷乱无比的宴厅,

瞬间变得寂静无声,

且纷纷将头转向上首高台。

杨文站起身,眼眸明亮,

脸上带着微笑之色的高声大呼道:

“迎仙大会,正式开始!”

话音落,杨文退回到上首,

而众位宾客面前的木桌也瞬间被来的小厮统统抬走,

随即换来新的木桌。

其上有着早已备好的笔墨纸砚,

且规规整整的摆放整齐。

尔后众人在侍者的服侍下,

用热丝巾将脸上清洗了一下,

再喝一口热茶,

瞬间,各个变得好似清醒了过来。

盘膝而坐,

全场鸦雀无声,有人看到白纸上所命的主题,

顿时一阵了然于胸。

无题,以自己拿手的诗词歌赋画,

然后抒写一篇,最后威远侯府请府内的几位夫子进行评判,

一时间,众人不管心中有没有准备的,

纷纷开始落笔。

而沈叶青看着自己面前同样被换了的木桌,

以及其上的笔墨纸砚,

顿时有些傻眼,

他本来就是过来蹭蹭宴会的喜庆气氛,

没想到现在被赶鸭子上架了。

沈叶青双腿盘膝落座,

手中的狼毫沾了沾一旁侍者磨好的笔墨,

正准备硬着头皮写上一两句,

可是不管前世还是今生,自己都不是那块料,

别说写诗了,

说句实话,要是前世的唐诗宋词哪怕沈叶青能有点兴趣,

不说全背下来,但是记下应景的几首,

此时也不至于下笔如无神了!

也罢也罢……

实在想不起,既如此,那就画上一幅画吧。

沈叶青心中默默想到,

不过正准备下笔,

又犯了难,这画到底画什么?

总不能画……

沈叶青颇有些头疼了,之前那些都是为了打发时间,

消磨时光,因此画了些什么‘姜太公电鱼’、

‘刘备开大奔三顾茅庐’和什么‘坐山观虎斗’……

但是现在这个场景,怕是不太合适吧……

瞥了几眼身旁几人,

发现个个都在奋笔疾书,也罢,沈叶青心中一定。

“换张大一点的……吾要作画……”

沈叶青朝着一旁的侍女轻声笑道。

连忙,

侍女闻言差异的看了一眼,

随即才默默朝后堂而去,

片刻后,

一副巨大的宣白画纸就铺在了沈叶青的面前。

“接下来,就要考验本座多年的画功了……”

心中有了思绪,

沈叶青也连忙动起了笔,

而身旁侍女此刻好似也想看看刚刚这位正紧皱眉头的俊公子,

能画出什么佳作,

不过生的确实如美男。

心理想着,侍女的脸却恍惚间慢慢变红。

闹市、行人、叫卖商家,买卖买主……

人声、驴声、马声、牛声……

高阁林立,闹街沸吟,画舫如画,桥上人家……

不知怎的,前世的他,

虽然对于古代的诗词歌赋记得不是很多,

但是从小就喜爱作画,

因此对于一些大师名作还是有过瞻仰的。

特别是印象较为深刻的清明上河图,

描画的好似就是北宋时的风俗民景之画,

表现出了民间之繁荣景象,

而沈叶青则想起今日在这陈国霸都经历的一切,

颇有相似之处,

具是繁华无比,不说普通民众生活的有多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