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春闱放榜(1 / 1)

因此,受不了气势冲击的众人,

自觉的让出了一条宽阔道路。

“啧啧啧!”

“钟兄,这群军士应当都是见过血的啊。”

围观的士子人群中,

两名身着青衫的少年郎驻目侃侃而谈。

若是有乐州府的学子在此,

定能识得,

此两人就是三年前的河海新科举人。

“呵呵,那是应当的,毕竟值此文道大事,

五城兵马司派些上过沙场的士卒,

也是情有可原。

再者,皇明复立可是还没多少年,

因此,这些人,应当是参加过当年复国的军士。”

钟成子缓缓捋着胡须,

对比着三年前,

显然,为了不易于常人,

当初清秀的少年郎,此时虽然还是没有多大年龄,

但俨然面上多了些成熟的儒雅气质,

并且下颚留起了微短胡须,

但气势丝毫不减当年,反而给人一种更有沉淀的感觉。

其实这一切都是钟成子未做太大的主动改变,

毕竟身为金丹真人,活了数千年,

该有的沧桑肯定是有。

但目前这具变化身形的情况,

显然是由着三年才气,文道洗礼才缓慢变成。

一旁的李家叶同样,

周身的儒雅气势比起当年,

可是更加的醇厚,

举手投足间,更有一副文道大家的风范。

两人都是三年前受圣庙才气灌顶后,

突破到举人境界。

随后潜心苦读三年,于天运十一年春,

前来参加此次的春闱。

按理说,两人身为举子,当不用亲自前来观看红榜。

自有下人前去查探,然后通报。

若是有高中之者,

也会迅速有人,自告奋勇的前来报喜,

好讨一个彩头。

毕竟新科进士,这可是一个香饽饽,

谁人不想上去套套近乎?

但李家叶心中有些等待不急,因此就拉着钟成子,

前来此处观榜。

看着周围和自己一样露出焦急面色的举子。

李家叶得意的笑了起来。

看看,显然大家和我的想法一样嘛。

哪怕经过三年的文道洗礼,

但面对关乎于自身前途的事,还是依旧有些担忧。

“钟兄,快看!”

李家叶面露紧张的神色,

随即示意看向不远处缓缓走来的一行学政官员。

为首的是一名身穿绯袍的三品大员,

面容威严沉凝,神色不苟。

手中捧着一个红色的檀木盒,

随后步履沉稳的缓步向前,

不一会儿,就已经走到大红墙脚下。

“请封!”

那为首官员双手捧着檀木盒立于头顶,

随即目光朝着圣庙之内驻视而去。

不一会儿,一道才气光柱从圣庙之内传出,

然后轰然降落在头顶的檀木盒上。

“吧嗒!”

一声清脆的开盒声。

随即为首官员又带着身后众位官员朝着圣庙拜了拜。

至此,‘请封’结束。

为首官员微微松了口气,

然后缓缓打开手中的檀木盒。

开科取士之事,为国为民。

不可马虎大意,甚至连一点意外都不能有。

特别是如今儒道已经快要渐渐赶上武道了。

虽然底蕴依旧不敌。

但呈现的蓬勃之势,

只要一个有认知的人,都知道,

势不可挡!

一句话,未来可期!

因此,每每春闱放榜,都是牵动着众人的心。

且儒道之力盛行,

不仅使王朝的监视能力大大提升,

期间只有有一丝一毫的变动,

当时都能够查得一清二楚。

因此,初始几年,还有官员和士子,

在科举之事上动手脚,

但最后都被圣庙示警,然后朝廷出手,

查的一个水落石出。

犯事官员直接处以极刑,作弊士子则取消功名,

且三代之内的亲人子女不得参加科举。

然后全家流放岭南。

经此一事,朝野震动,士林震动,

百姓震动!

因此之后的科举,就再也没有什么纰漏发生。

毕竟上面的刀可亮着呢。

为首官员撇去心中的想法,

然后从檀木盒中拿出红榜。

人群之中,

李家叶心情紧张,

虽不至于手掌手心出汗,但心跳也是加快了几分。

“钟兄,没想到是礼部侍郎亲至,

果然朝廷对于科举之事甚是看中啊……”

为了缓解紧张的心情,李家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咳咳,春闱放榜之时,不是一直都是侍郎亲至嘛?”

听着钟成子的话,

李家叶面露尴尬之色。

不过很快就有些翘首以盼的踮起脚尖,

然后眺望那红墙之上展开的红榜。

此次春闱共取进士四百二十九人。

按照名次先后,第一名为会员,

第二至第十名,均称亚元。

所有高中者均为贡士,然后参加一个月之后的殿试。

但殿试只排名,不再进行刷人。

因此,只要此次会试放榜上,榜中有名。

那么哪怕殿试成绩再差,

最终也能得个同进士的出身。

因此,对于此次会试,众多学子,

都是关注无比。

“放榜了!”

“放榜了!钟兄!”

随着卷轴缓缓展开,墙下的众人也是纷纷转头微眯看去。

在场读书人,

大部分都是举子,

且都取得了举人文位,

否则不会有脸皮来参加春闱科举。

毕竟没有举人文位,哪怕你通过了秋闱,

也不太被人们认可。

哪怕官面上说一同对待,

但在春闱之中则必定会被刷下去。

毕竟你堂堂一个举人,

为何还没有取得相应的文位?

这是不是代表你的学识,

有些德不配位?

因此,在场的学子,

纷纷利用着才气灌输到双眼之中,

然后定睛的扫了过去。

随着红榜的完全展开。

从左到右,

名后者先出现。

不一会儿,就有人传来激动的哭泣之声。

“中了!”

“中了!”

“我中了!”

……

“怎么会!”

“为什么没有我的名字!”

“我答的那么好,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

“哈哈哈!有我!”

“有我!”

“我也是进士了,我也是进士了!”

“哈哈哈……”

……

“呜呜!”

“不可能,我不相信,我怎么会落榜!”

“怎会名落孙山!”

……

在场众多学子,有激动的哈哈大笑,

也有激动的抱头痛哭。

但很明显,笑的人是少数。

大部分终究是以落榜收尾,名落孙山。

此次春闱取仕四百二十九名,

算是历年来最多的了!

且这几年,随着人道的发展,各地文道气运也渐渐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