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产业的未来
骤然发生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侯翠萍一直小心翼翼地生活的姿态,她本能地排斥侯三强的身份和作为,却又十分感激郝俊那一次勇敢地为她们母女站出来。
她已经很多次向女儿问起郝俊,但得到的答复让她心中安心之余又隐隐有几分失望。
她希望女儿能有个好归宿,而不是像她一样无依无靠,这是每一个母亲出自本能地想法,郝俊未必是良人,却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女儿显然并不这么想,而郝俊,似乎也并没有这个意思,她同样不希望郝俊只是因为贪图女儿的青春美丽而出手助她们。
郝大叔若是知道侯翠萍心中的这种想法,一定会很头大的。
他现在其实心中已经有了几分了然马如龙的心态。
小吃街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莲花市的政治风向,几届莲花市的当权者都对小吃街有一定的想法,但牵涉到的利益和问题方方面面,究竟是保留还是彻底终结,这两种声音从未产生过真正意义上达成一致的共同的结论。
小吃街如今的风貌已经算是发生了一点点可喜的变化,这其中少不了郝俊的推波助澜,同样也有马如龙和顾氏一系处于微妙的合作状态的缘故,至少少了刘长水的恶意介入,小吃街正在朝着郝俊记忆之中后期的鼎盛发展着。
这可以看作是马如龙的一项善政,当然,大多数政客都不会将这样的小小的功绩归纳到自己的头上,多少会给上面的人不够大气的感觉。
但赵一娜的大记者视角显然不仅仅局限于此道,她看到的,所要描述的是一个不仅仅是在官场上风评极好的官员,而是可以代表亲民和二代子弟闪亮的不同点,是拿给操纵这个国度的真正的大佬看的。
在这一点上,郝俊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眼光不够,自然是无法清晰地想象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马如龙在莲花市的程,他不会将他的第二次人生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但商协通过契机发展至今,跟他的努力却是分不开的,他之所以让秦梓学习森重的管理模式,只是为了让她熟悉服装产业最基本的一些环节要素而已,在他的眼光里,森重现有的管理模式虽然已经算得上是凤塘区的先进,但实在也是不值一提。
服装产业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摆脱极易受到影响的市场,不能将整个产业的命脉交于某一个国家某一个人之手,生产加工只是趁着国内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迅速积累资本和将产业做大的一种最基本方式,人口红利迟早会过去。
秦梓需要去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赵一娜显然十分好奇郝俊即将带她去的地方,一路上总是从车窗向外眺望。
郝俊笑着告诉她,道:“娜姐,我现在隐隐有点明白您特意从京城赶到莲花市的原因了,马书记快高升了吧?”
明眼人已经能够看出一些苗头,但不同于曹西海即将进入省厅闹得这般沸沸扬扬,地级市一把手的升迁即使小道消息满天,在没有正式的调令下来之前,是不作数的,也可以说是充满变数的,毕竟从正厅向上的跨越,制约了许许多多年轻有为之人。
赵一娜很大的动机,怕就是为了马如龙的更进一步而造势,至于她需要选择的借口或者是资本,就需要她自己去解读了。
马如龙之所以着急找到她,可能已经通过郝俊所不知道的途径给了她暗示,事关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由不得马如龙不上心。
赵一娜这个时候看向郝俊的眼神里有了一丝震惊,这样的少年的确有资格让她产生这样的情绪,凤塘区在特大洪水这场灾难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足以成为马如龙更进一步的契机,只要她的题材一交上去,各方面使力得当,让马如龙向前一步并不算是太难的事情,至于这其中牵涉到的高层博弈,就不是她所关心的了,至少在她看来,这是大龙哥乐于看到的局面,她就愿意助一臂之力。
郝俊并不避讳赵一娜的眼神,而是笑道:“您若是想要采访顾叔叔或者是我爸爸,不妨先看一看我们凤塘区服装的产业模式,你就会明白,在这一次灾难之中,这样自发的义举为什么会发生了!”
郝俊并不认为将那一次支援灾区的行动描述成是政府主导的一场捐助行为,是明智的,他所想要突出的是一种政府与民众同心同德的精神。
毕竟在这个官本位的国度,通过政府官员的运作,这样的举动并不算是太突出,只能说是具有很明显的前瞻性,及时缓解了一部分灾情和困境。
功劳虽大,却不足以大肆表彰。
郝俊带着赵一娜直接来到了商业协会,孙老三并没有到来,而是陶照发和秦梓迎了出来。
秦梓穿了一身裁剪得体的小西服,一头长发被她简单地盘在了脑后,一丝头发绕过耳廓自然垂下,露出雪白的脖颈和精致的锁骨。
整个人打扮虽然简单,干练之中却透着一丝温婉柔情,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将站在她身边的陶照发给忽略过去。
赵一娜此刻似乎也有几分了然郝俊的心思,但她在看到秦梓的时候便将这种心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女人对于更美丽的女人,总是有着本能地排斥的,至于之后两个女人之间的发展,就更是旁人猜不得的。
赵一娜兴致很高,自来熟地拉着秦梓就开始说话,而得知她便是当初负责森重的生产的管理者的时候,更是心中讶然。
很难想象面前性子看起来带着几分江南碧玉似的温婉女子竟然有着这般不一样的见识和魄力,这显然与欧子阳提到过的秦梓有些不符!
赵一娜恨恨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