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忧虑(1 / 1)

曾国藩的忧虑

除开左宗棠和郑藻如两个人,来人中走在最前面的人是曾国藩,后面依次是彭玉麟、李鸿章、曾国荃等人,还有一部分是李振不认识的。李振见曾国藩等人来了,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这几位晚清的风云人物,竟然都齐聚南京了。

李振脸上带着笑容,站起身说道:“伯涵兄来了南京却不通知我,真是不厚道。少荃兄也是,你们来竟然不提前告知。”

曾国藩说道:“我是怕镇南王事务繁忙,抽不开身啊!”

李振呵呵一笑,明白曾国藩话里面的意思。

曾国藩话里面的潜意思是担心李振成了镇南王后发生变化,而曾国藩通过左宗棠的引荐,情况却有些不一样,毕竟有左宗棠在一旁帮衬。

曾国藩坐下后,开口道:“在江北大营见到王爷,为王爷练兵的手段心折。今日听了王爷经商的手段,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厉害,实在是厉害!”这番话的确是曾国藩打心底的大实话,他的确被李振先前的一番话镇住了。

李鸿章也是如此,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先前他和曾国藩等人在书房外等候时,清晰的听见了李振说话的内容,他也是极为佩服李振策划的办法。李鸿章对**权谋有一定的见解,涉及商业的却几乎没有,这是他的短处。

李振自谦的说道:“伯涵兄过誉了,不过是一点小技巧而已,登不得大雅之堂。小王,尽快把方案形成文字,下去准备吧。”

“是!”

王炽兴冲冲的离开,去准备活动的方案。

李振话锋一转,问道:“伯涵兄,来南京有什么打算?”

曾国藩轻叹了口气,说道:“我带着少荃等一干人来南京,是有求于王爷。自打王爷剿灭了发匪,湘军的军队已经是无法发展,并且处处遭到限制,尴尬无比。再加上朝廷一分为二,北面有一个伪皇帝存在,南方的官员都害怕再起战端,都紧紧的控制自己军权,甚至自己练兵,生怕被人夺权,导致我们防备着。”

李鸿章心有戚戚焉,连连点头。

目前,湘军的处境非常尴尬,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根本没人管。历史上,曾国藩在咸丰在位的时候,一直是致力于剿匪,但一直也没有官居要职。等咸丰死后,曾国藩才剿灭了发匪,正式走马上任开始传奇人生。

此时,虽然咸丰以死,但却是李振灭掉了洪秀全,曾国藩没有得到重用,甚至因为曾国藩官职不高,慈禧和慈安都没看上他。

湘军处处碰壁,曾国藩才下定决心带着李鸿章等一干人等来了南京,想为湘军讨要一个安身立命之处。

李振心中一动,有了另外的想法。

他眼神真诚,不急不缓的说道:“请伯涵兄放心,我一定给伯涵兄安排好。现在天下分裂,正需要伯涵兄这样的人,才能平定叛乱,击败北面的伪帝。况且,北面还有俄国人肆掠,这都需要人才的,伯涵兄来了正好合适!”

曾国藩一听,心中欢喜。

此刻,他最希望的就是能落实湘军的安排。

李振看着曾国藩一众人,继续道:“伯涵兄,我麾下只有两支军队,还缺少人才。若是伯涵兄能加盟,最好不过,不知伯涵兄意下如何?”

曾国藩闻言,眉头皱起。

投入李振麾下,意味着湘军会受到影响。

不投入李振麾下,又该怎么办呢?

曾国藩端坐着不动,李鸿章却意动了。李鸿章还在曾国藩麾下任职,是曾国藩的幕僚,没有官职在身。眼下李振说只有两支军队,其一是李振的看向曾国藩,微微点头。

旁边,曾国荃、彭玉麟等人也都点头赞同,眼中带着期待的神色。在他们看来,这的确是一个机会。

然而,曾国藩却说道:“王爷,容我思考几日!”

事到临头,曾国藩拒绝了李振邀请。

他来拜访李振,是想通过李振的渠道为湘军寻得一处落脚之地,但李振想要招揽他。即使这招揽是带着很深的诚意,也给出了足够的砝码,但曾国藩也有些抗拒。因为他麾下的军队一旦融入李振军中,肯定是再也无法独立出来。

李振闻言,略显失望。

同样的,李鸿章、曾国荃等人也是如此。

李振哈哈一笑,说道:“既然伯涵兄要考虑几日,我有的是时间等待。我还是一句话,我麾下、彭玉麟等人等都聚集在曾国藩身边。李鸿章率先开口道:“老师,镇南王让您担任第三军的军长,怎么不答应呢?”

曾国荃接着说道:“兄长,我也赞同加入镇南王的军中。他的为人你是知道的,而且跟着镇南王,我们不会吃亏的。”

彭玉麟说道:“大人,您是怎么想的?”

曾国藩叹了口气,说道:“人无百样好,花无百样红。我担心咱们加入镇南王的军中,立刻会就要打上镇南王一系的标签。前段时间,李振罢黜了何桂清、许乃钊等人的官职,和宫中的两位太后闹翻。咱们若是跟着李振,我担心以后会遭到清算啊!”

此刻,曾国藩说出了担心的真正原因。

ps:晚上凌晨木有更新了,明日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