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冯·曼施坦因(1 / 1)

北洋1917 大鹏金翅明王 816 字 3个月前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出生于柏林,刚出生时,全名叫做弗里茨·埃里希·冯·莱文斯基。是普鲁士贵族、炮兵上将、爱德华·冯·李文斯基(1829-1906),和海伦·冯·希普林(1847-1910)的。武装亲卫队,这是德**队中第3个最高的荣誉。

他被免职后,冯·曼施坦因进入了1所在布雷斯劳的眼科诊所进行切除白内障的手术。他在德累斯顿附近休养,然后完全退出兵役。虽然他没有参加在1944年7月企图刺杀希特勒的行动,但他在1943年左右已从亨宁·冯·特雷斯科等人中知道有关的阴谋。

尽管冯·曼施坦因也同意这种改变是必要的,但他拒绝加入他们的行列,因为他仍然认为要遵守自己的职责。(他以1句“PreussischeFeldmarsch?1?70?1?71llemeuternnicht“-“普鲁士的陆军元帅绝不叛变。”来拒绝)他还担心,1场内战将随之而来。虽然他没有参加策划行动,他亦没有背叛他们。

1945年1月下旬,他从他们的家园集合了他的家人和把他们疏散到德国西部的格尼茨。他在1945年8月23日向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投降和被英**队逮捕。

在纽伦堡审判期间冯·曼施坦因并未被起诉,而是以证人的身分出席。纽伦堡审判后冯·曼施坦因被英国软禁。冷战期间受到来自苏联的压力,英国政府接受苏联的指控并将冯·曼施坦因以战争罪起诉,并且在1949年于汉堡举行的英**事法庭审判前将他送入监狱。

由于冷战期间苏联的需求和他的过去的功绩,许多英国的军事专家,例如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以及战略家李德·哈特爵士,都曾公开表示对冯·曼施坦因的处境感到同情。

二战以后,由于东西方国际形势的逆转,尤其是西方社会认为前苏联成为欧洲文明的共同敌人,而在地理上处于对阵苏联前方的德国,其军事地位和作用又重新需要定位。于是,西德重建国防军,由于曼施坦因卓越的军事战略才华,被聘请担任西德国防-部高级顾问和联邦国防军名誉参谋长,并且,曼施坦因也成为北约的军事顾问。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语:Erichvon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是一名终身从军的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纳粹德国国防军(Wehrmacht)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尽管他从未成为纳粹党的一员,他却被授予了陆军元帅eneralfeldmarschall)的军衔。

冯·曼施坦因的构想最终成为制订征服法国的“镰刀收割”(Sichelschnitt)计划的依据。在东线,他先后指挥了位于克里米亚和列宁格勒的军队,并随后担任南方集团军群的司令官。在此岗位上,曼施坦因取得了现代战争史上最伟大的胜利,面对于人数和装备都占据优势的苏联,他成功地阻止了红军自斯大林格勒胜利之后的进攻势头,并成功地发动反击,夺取了哈尔科夫。

尽管他从不质疑希特勒对于德**队的绝对指挥权,但是却以敢于在许多问题上当众反驳希特勒而闻名。在通常情况下这将导致丢官罢职,但曼施坦因却可以在希特勒面前用事实证明自己。最终,因为和希特勒在战略上的分歧导致了他在1944年被解职。

战后,他被英**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医疗原因被释放了。随后他成为了西德政府的高级顾问,协助建立新的德国联邦国防军(Bundeswehr),并成为其名誉参谋长。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不仅仅其父是普鲁士将军,他的两个爷爷也是普鲁士将军(其中一个在1870/71年的普法战争中率领一个军),他的舅舅也是将军;他和大名鼎鼎的陆军元帅、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也是近亲。他命中注定要以军人为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