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米涅夫不简单
加米涅夫的反对显然出乎在场所有人的意料,斯维尔德洛夫更是涨红了脸,这边乌里扬诺夫微微一怔,没有瞧加米涅夫,却把视线转到了托洛茨基这边,托洛茨基则一耸肩摊开了双手,回过来的眼神显然是在说,别看我,这事我也不知道,不是我要他这么说的。
“列夫.鲍里索维奇,您说的有一点是不错的,那就是雅可夫.米哈伊诺维奇在莫斯科和中央的工作的确很繁重,他既是中央书记处书记,又是人民委员会组织人民委员,还是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是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最重要的助手,可是,不派他去?那么还有谁?”
接茬开口的居然是季诺维也夫,这厮一边摸出一支烟划着火柴点燃,一边饶有兴趣的问道。
斯维尔德洛夫这会儿脸色更难看了,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这俩个家伙根本就是在唱双簧,一问一答的,保不齐就是加米涅夫自己想去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过一把瘾,也不看看这都什么时候,这是苏维埃生死存亡的时刻,你以为是在过家家呢大家轮流掷骰子玩,轮到谁谁去?
其实,加米涅夫这厮在军事方面也不是个笨蛋,十月革命前这厮虽然和季诺维也夫一起反对过发动武装起义的决定,但之后他们还是和乌里扬诺夫同志消除了分歧并投身到起义的准备工作中去,事实上,十月革命前夜代表起义总指挥部向中央委员会汇报起义准备工作的,正是加米涅夫。
列夫.鲍里索维奇.加米涅夫1883年7月18日诞生于莫斯科一位铁路工人的家庭里,他父亲当时是铁路上的司机,后在彼得堡工学院学习,毕业后成为维尔纳省兰德沃罗沃车站附近一个小制钉厂的总工程师。
加米涅夫的母亲毕业于别斯土热夫女子学院。加米涅夫的父母都具有激进主义的倾向。加米涅夫上中学时,放学后常常到工厂里干活。工厂区的生活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记,1896年他随父母亲举·家迁到梯弗利斯(,也不是在中央委员会做报告,您既不是军人出身,也没有接受过军事院校的教育,更没有带领部队上过战场”
适时出声的布哈林鼻子里轻轻的哼了一声,不怀好意的道,
“您要真能胜任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的职务那感情好,可我怎么瞧着都觉得是天方夜谭,在战场上对地斗争那是血与火的较量,是要提着脑袋上阵的。
托洛茨基同志和斯维尔德洛夫同志都有领导指挥军事部队作战的经历,他们都曾经坐着铁甲列车在各个战场之间来回奔走指挥作战,您不会真认为您可以代替斯维尔德洛夫同志去伏尔加河军区和方面军吧?”
布哈林的语调虽然有点调侃和阴阳怪气,但话说的并不过分,加米涅夫当年在莫斯科大学攻读的是法律系,算起来得是布哈林的学长,布哈林比他小五岁,进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也晚五年。
不过在布哈林这个恃才傲物的家伙看来,加米涅夫比自己也就是资格老一点,革命的动机既可疑,立场又太软弱,所以布哈林对加米涅夫这个学长和前辈毫无尊重。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别忘了去年十月武装起义的筹备工作是我协助托洛茨基和斯威尔德洛夫同志一起完成的,我同时还是武装起义总指挥部军事委员会成员,瓦采季斯和瑟京同志和我都有过密切的协作,而军事方面,虽然我不敢说一定比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同志强,但绝对不是约瑟夫那种半吊子一窍不通的军事委员可以比的!”
如果站出来反驳自己的是乌里扬诺夫或者托洛茨基,甚至斯维尔德洛夫的话,加米涅夫可没有足够的底气跟对方争下去,不过布哈林这个跳梁小丑一样的忽左忽右的后生,却从来没被加米涅夫放在眼里。
加米涅夫在布哈林面前当然有足够的资本,列夫.鲍里索维奇.加米涅夫在去年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主席,后来还任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基本上成为乌里扬诺夫同志在党内外的形象代言人。
而且就在此刻,加米涅夫不但是中央委员,还担任着莫斯科苏维埃主席,论党内地位和份量,绝对在曾经短暂窃取过中央委员会主席一职的布哈林之上!
即使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一起,在苏俄中央委员会内的政治立场属于中偏右,并且基本上已经跟托洛茨基的中间立场不谋而合形成一股势力,但在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本身都没有决裂而是选择了团结和合作的情况下。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在乌里扬诺夫心目中,依然是自己的同志,还是比布哈林和约瑟夫那样的野心家要更单纯更值得信任的一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