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报
散人忽然严肃的问道:“那么你告诉我,你觉得你师妹这个人如何?”
高怀远摸摸鼻子想了一下之后答道:“师妹虽然有时刁蛮了一点,但是她却是个很坚强的姑娘,同时也十分善良,更是十分机灵,不瞒师父,这次徒儿之所以能在冀州城外击退孛鲁的蒙古大军,师妹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是她冒死突围,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将我的将令送回大营,如果不是她的话,那次即便我能击退孛鲁的蒙古大军,恐怕所率兵将能生还的也寥寥无几了!为此徒儿十分感激师妹!”
“只是感激吗?”散人接着问道。
“这个……这个……”高怀远被一下问住了,结巴着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难道你不觉得桐儿是值得你照顾一生的人吗?”散人忽然接着问道。
高怀远:“啊?!!……!师父……您……?”
散人背着手转身看着院子里面的一株盛开的紫薇花,忽然叹息了一声道:“我这一生之中,收徒不少,最为有成就的就是你,但是跟着我时间最长的却是桐儿!
桐儿身世十分可怜,自幼丧母,尚未成年父亲便又被金人所杀,虽然被我救下,但是我毕竟替代不了她的父母,平日里又娇惯了她一些,但是桐儿本质却十分善良,而且很是果敢,她的脾气我最了解,她一旦认准的事情,即便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我其实在你走之前,便已经看出来,桐儿喜欢上了你,虽然你有了妻室,但是桐儿一旦喜欢上你,便不会改变主意了!本来我不想让你为难,但是你的夫人却找到了我,将你们的事情告知了老夫,老夫这才同意让秋桐随你出征。
老夫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牵挂了,只剩下这个桐儿,还没有成家,让老夫放心不下,而老夫今天想问你的是,假如桐儿不计较身份的话,你可愿意接纳她吗?”
高怀远微微想了一下之后,用力点头道:“徒儿其实也早已感受到了桐儿的心意,只是因为徒儿从未想过纳妾之事,故此一再将桐儿的心意视而不见,现在回想一下,徒儿确实有负于师妹许多,也太过执拗了一些,以至于伤了她的心,让桐儿负气而走!
现在想来,徒儿已经很是后悔,不该如此对待于她,假如再给我一个机会的话,我一定会答应她,迎娶她为我的迅速的堆积在了赵昀的龙案上面。
而赵昀也被这些如潮一般涌来的奏本弄得一个头两个大,他最不想发生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高怀远并未像他想的那样,保持矜持的态度,而是迅速的采取了这样凛冽的反击,来回敬郑清之一派。
虽然郑清之一派也采取了反击的措施,但是和谏院这些人的攻势相比,他们的力量就显得太薄弱了,更令他意想不到的一件事在高怀远回京不久之后发生了。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报纸的发展,其实报纸这东西在中国来说,并不是近代才有的东西,他的出现远超过许多人的认知,最先问世的是唐朝政府发行的官报(内容是宫庭动态,读者是首都官吏)。“开元杂报”出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报。唐人孙樵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关于这份古代官报的最早的记载。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邸报”(内容是通报归义军节度使的使臣到朝廷索要符节的经过情节),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也是世界现存的古老的报纸。
封建官报在宋朝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称为“邸报”、“朝报”、“邸钞”、“进奏院状”、“状报”,“邸报”是其中最流行的称呼。“邸报”的发行机构是各地派驻首都的进奏院。“邸报”的发行制度:门下省编定,给事中判报,通过进奏院的各地进奏官“报行天下”。“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帝的起居言行,封建政府的法令、公报,有关官吏任免赏罚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报(重大军情)。“邸报”的新闻发布工作受到封建政府当权派的严密控制。宋朝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制度。(新闻检查制度。公元999年。为控制新闻发布,进奏院要把编好的样本送枢密院审查,通过的样本叫“定本”)宋朝的“邸报”大部分是手抄的,其中的小部分可能使用雕板印刷。
“小报”起始于北宋末年,流行于南宋,被当时的读者隐称为“新闻”,是一种非官方的报纸。“小报”的内容以“邸报”所不载的大臣章奏和官吏任免消息为主,也发表过一些要求抵御金兵入侵的议论。“小报”的发行人是一部分进奏官,中央部门的中下级官员和书肆的主人。
而让赵昀感到头疼的是,几乎一夜之间,听说坊间各地都出现了一种印制十分精致的小报,小报名称被定做民报,是用上好的高丽纸所印制,通过一些酒肆分发,一时间立即便在民间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这份新出现的民报上面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刊登了大篇幅的有关这次宋军北伐的事情,详尽的将这次北伐的各种事情描写出来,更是大肆耗费笔墨,描写了蒙古大军的残暴行径,以及北方人所遭受的各种悲惨遭遇。
当然也有大篇幅的有关宋军在冀州城击败蒙古大军的事情,总之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举国上下很多人都知道了这次宋军北伐的详情,也都知道了南宋出了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高怀远。
于是很短时间之内,高怀远的名声便再一次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不过这份民报之中也大大称颂了当今圣上赵昀是一个非常贤明的皇帝,是他力主发兵进行的这次讨伐李全的战争,一时间也让赵昀的名声大振了起来。
这件事可以说让赵昀有喜有忧,喜的是通过这样一份民间的小报,让他这两年多来,想要达到却未能达到目的彻底达到了,通过其中有关他圣明决断的描写,让他的皇位自此可以彻底坐稳,不用再担心老百姓还怀疑他这个以不太光明的手段上台的皇帝是个庸才,巩固了他的统制地位,这是赵昀非常乐于看到的一面。
但是让他忧虑的是通过这份小报,高怀远的声望也突飞猛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老百姓现在到处称颂高怀远,乃是南宋旷世之才,南宋北复中原终于有了希望了,如此一来,他就不得不顺应民意,继续擢升高怀远,那样的话,高怀远就权势日重,有朝一日很可能凌驾于朝中所有大臣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