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印刷
为搬运军粮,袁绍遣五千民夫乘几乎所有船筏赶回黄河北岸,然超过预定时间三日,河面上尚不见有任何动静,未有一船返回。,
袁绍令人再渡河去催,也是一去不复返。
之前,袁绍、审配都以为只要占据住白马,中军就能得到邺城、黎阳源源不断的补给,最早带过河的粮秣大部分都让袁熙带往燕县去,如今河北突然没了反应,中军这么多军士、民夫,每日消耗身巨,剩下的军粮已只能再支撑十余日。
莫非邓季曹操暗盟,河内之军暗夺黎阳?又或庞真作死发兵逼邺城?后路不稳,袁绍、审配等都有些惊慌,急又令人自他处渡河,只欲弄明白身后的情况。
本初三个成年的儿子,如今袁谭用兵济北,袁熙与于禁对峙燕县,只袁尚随他身边。自晋阳遭俘又被换回后,袁尚恐再遭大挫失宠,军国事上已经很少再敢随意置言,平时只由审配代言,此时后路情况不明,硬着头皮自请道:“求父亲再分给数千军,使儿归河北问罪郭图、沮授!”
作为首席谋臣,沮授已数次代本初镇守后方,从无差错,历来受信任,邺城出问题的可能不大,郭图么?
郭图以前从未执掌过军权,无粮送至,当为黎阳生变故的可能最大。
遣儿子领一支军回去,或确实能稳定后方,但袁绍已很不放心袁尚再统兵,并不应允他的请求,只按捺着性子先等待事,以小至大,取木板雕文阳字,再以墨印于纸,以之制书,若一书版成,三五日或可得千册,以行商售天下,岂不获大利?”
厅内甄俨、甄尧、甄母、蔡琰皆怔住,门外竖着耳朵的甄宓也面上一呆。
其实印刷术汉末已经有了雏形,至少出现了摹印和拓印两种,甚至早在先秦时就有印在陶器上的图案。
之所以雕版印刷这么简单的事情直到唐朝才正式出现,关键就是之前纸张的稀少和昂贵,使用未普及开来。
邓季在历史书上学过,知道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简单原理,但之前只藏在心中不宣,上明白其中原理,轻轻学了去。
第二个原因就更不能对人说了。邓季前世小学时就已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并引以为傲;但上了初中,历史老师却一通批判浇灭了他与有荣焉的感觉,什么中国古代发明数不胜数,只有这四项发明备受西方国家推崇啊,什么火药打碎了骑士阶层、造纸术和印刷术方便了新思想传播、指南针帮助开辟新航路之类的,反正最后学到的结论就是,四大发明的好处并没有给中国,而是使中国远远落后西方国家。受那位老师影响,邓季都有些不知道让印刷术面世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当然,该出现的始终会出现,不会因他个人而发生根本转变,只要纸张足够丰富普及,印刷术早晚也一定会被发明出来。所以在需要用到的今天,邓季立刻就将它告知给别人。
想一想这项技术给士人们带来的便利,想一想其中的商机,厅中与闻的甄俨、蔡琰等都露出兴奋神色。邓季又说:“雕版之外,尚可制活字,以同等方块各雕一字,按需取字共组版页,用后可拆,需时再取,制版当能更易。”
今日既然道出雕版印刷,活字印刷也就没有藏着的必要,不过活字该用木、泥、铜、铁何种制作,优劣如何,就是工匠们日后去操心的事情,反正邓季还搞不明白。
邓季停口不言,甄俨才赞道:“使君之才,既能安民济世,又通细微巧变,世人难及也!”
听他这么赞誉,以邓季脸皮之厚也忍不住红了下,就如前世考试时靠作弊获得满分,被不明真相的新老师表扬时的感觉。
甄俨夸完,又问:“按使君所言造书售之,定可获大利,我甄氏当如何行事?”
邓季道:“今我已使雒阳令多雇民扩纸坊,多造纸备用;为征商税,治下各地正请雕工改制腰牌,他郡不论,河南郡雕工,我当令尽集于雒阳,待先造出雕版,以供印书,再改制腰牌不迟。书版制成,若得一二万册书,由甄氏遣行商售卖天下!”
对于已经成为富豪的人来说,钱财再多也已经只是数字而已,在这乱世,反有可能成为祸事的源头。邓季所说的雕版印书若成,获利定然丰厚得难以想象,不过甄氏不缺钱,反要担心太过遭人惦记。
商人在这时代可没有安全感,甄俨想想后道:“甄氏蒙使君厚爱,尚无以为报,闻前者征商税,是为补库用之不足,可知官府钱粮尚缺。雕版制书本为使君之策,甄氏得闻已有荣焉,不敢再与分利,此项全补官寺库用,以谢使君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