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临阵换将(1 / 1)

霸宋西门庆 三王柳 1050 字 29天前

临阵换将

徽宗虽然昏庸,但能知道“以俟开审”,也算是奇葩了。不过在一个腐朽的王朝,真正蒙冤的人不审白不审,审了也白审。

听到徐宁、张清要倒霉,蔡京心里跟吃了蜜一样甜,一转头跟高俅使了个眼色。

高俅出列道:“启奏官家,徐宁、张清虽将伏法,但军不可一日无主,这领军之人,还需仔细斟酌方是。”

徽宗点头道:“爱卿有何议,速速道来。”

高俅道:“武将将兵,终有不测。臣在此保举北京留守、钤辖大名府梁中书军前挂帅,梁中书知人善任,智谋深远,河北人马兵强马壮,对官家忠心不二,以此治世之文臣,统率英雄之虎贲,进剿青州叛匪,必如摧枯拉朽!”

蔡京听了,捻须暗笑。要给慕容知府报仇,给自己的爱妾雪恨,若不用自己的女婿,旁人岂肯出死力?

徽宗听了高俅的举荐,龙颜大悦,笑道:“高卿以武将之身,大力举荐文臣,可见公而忘私,真国之栋梁也!特赐玉带一条,以彰卿忠。”

高俅急忙跪倒,撅起尻子大叫:“谢主隆恩——”

徽宗又向蔡京笑道:“蔡卿,梁中书却是你的女婿,今日两军阵前,乃是风波不测之地,调他领军,你可舍得吗?”

蔡京慨然道:“老臣只知报国,不知有儿女私情!”

徽宗更是欢喜,拍案道:“好!我大宋文有蔡卿,武有高卿,文武贤良,尽集于一朝,何愁天下不宁,四海不靖乎?今日寡人有兴,退朝后,赐宴蔡卿府送上去,没有罪也变有罪了!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徐宁便叹道:“末将笔法虽然也不通顺,但勉强还可成文。事急矣!这封奏表,就由末将斗胆来写了吧!”

赵羽张清连连点头。于是三人商量着,以赵羽的口气写了封辩罪的文书发往枢密院和皇宫内府。表中道:“……呼家将云屯青州城下,草聚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散匪,八面攻打天军。徐宁以孤军战之,贼终不能侵入;东昌张清,虽兵败于梁山,亦单人独骑,千里驰援于青州,飞石打将九员,贼人落胆,此皆臣羽亲目所睹,二将恭谨,绝无叛意。今日京中一起流言,即取罪于军中之将,窃恐非孙吴制胜之道,实中贼寇反间之计也。此中得失,唯众大人察之……”

书至东京,早有高俅杨戬分掌内外,暗中截下,来见蔡京。蔡京冷笑:“竖子安能谋大事?”

杨戬亦阴笑道:“看来,是该再换个监军了……”

徐宁、张清、赵羽哪里知道自家的文书已经石沉大海?都以为凭赵羽皇室监军的身份担保,必有拨云见日的一天。因此徐宁娘子信来时,徐宁便胸有成竹以好言回复:“……朝中虽有风波,但我这里监军是好人,又是皇室宗亲,如今亲自上表替我辨罪,天颜必有明断,那时一众沙虫鬼蜮,又何足道哉?娘子不必忧心……”

军中突然闹了这么一出,张清也再顾不得向梁山这边挑衅。西门庆在青州城头看着突然沉寂的官军大营,又看了看东北大名府方向,微笑道:“梁中书吗?嘿嘿……”

梁中书到来之前,官军营前先来了一彪人马,为首两员大将,一个是圣水将军单廷珪,一个是神火将军魏定国,二人本在凌州做团练使,今奉了枢密院调令,特来青州城下助剿反寇。

赵羽见来了援军,少年心性,便大喜起来。看单、魏二将时,皆是威风凛凛,英姿出众,心下更是雀跃。单廷珪魏定国二人与徐宁张清见面后,详问交兵见仗细节,又亲身往阵前观敌瞭阵,再四方巡视自家营盘,回来后向徐宁抱拳赞道:“徐将军守营不易!”

徐宁见二人指挥扎营布寨尽皆有法,也暗中佩服,当下双方皆是好言接纳,尽欢而散。

这些日子里,梁山和官军都不来挑战,双方相安无事,终于等到了梁中书人马。梁中书虽是蔡京女婿,但其人精明能干,却不是等闲裙带纨绔之辈。他镇守北京大名府,为防北方辽国可能的入侵,麾下人马皆是久经操练的敢战之士,兵精将锐,是大宋王朝一等一的强军。

这一回接到东京调兵的敕旨与枢密府的札付,梁中书派遣急先锋索超为先行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自己与大刀闻达、天王李成引中军,起二万河北精卒,往青州城下来剿呼家将。虽是仓促行军,但河北兵马平时久经操演,千里卷甲而来,到达目的地后依然是精神振奋。

唯二精神不振的只有随军的两个太监,这俩阉人平时在东京养尊处优,哪里尝过这般急行军的滋味?如今从大名府一路飞来,骨头架子都快被抖搂散喽!

这时进了营盘,二太监勉强打起精气神,撇着公鸭嗓叫道:“圣旨下!赵羽、徐宁、张清接旨!”

张清依规矩跪倒拜道:“臣张清接旨!愿我主万税万税万万税!”心中已是暗暗警觉。

就听太监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徐宁张清,沟通反寇,养贼自重,圣旨到日,立即锁拿,押解回京开审;赵羽监军不力,革职回京待罪。钦此。”这正是:

英雄遇赦还归狱,好汉逢医又卧床。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