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撼动(1 / 1)

344 撼动

ps:看《超级电力强国》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哦?”常思平一愣,拿过信封一看,“段有为?”

圈子就这么大,段有为和常思平专业完全对口,可谓是真正的“老相好”,当年大力兴建火电厂的时候,二人皆是技术中坚力量,而且二人走的都不是仕途,英雄惜英雄。▲∴

常思平看了看张逸夫后,拆开信封,通读一番,字不算多,意思也很简单——

此子不凡,帮他干吧老常,咱们日本见。

日本见是什么鬼点子,张逸夫赶紧解释起来:“是这样的常教授,冀北准备做一次大的节能工程,打造世界超一流节能火电厂,段总和我希望您也能参与其中,共同赴日考察,商讨大事。”

常思平这辈子去过苏德美,还唯独就没去过日本,这事来得太突然,他的表情跟刚刚的陈延睿并无二致。

抛给陈延睿的蛋糕是“中国自动化结构图的时候,后身一激灵,整个人直接抖了一下。

超临界机组设想规划这是一个可以多么大的课题!

在热力学上,当压力达到22.1兆帕时,汽化热等于零,汽水间的密度差也等于零,直白来说,在这个级别的压力下,你将可以用最小的付出达成发电过程中的汽水循环,这就是可怕的物理学力量,可以生生将燃煤机组的热效率提高整整一个层级。然而其中的难度也是巨大的,日美研究发展了几十年,应用依然有限,至于中国,到常思平坐在这里为止,还没有进行过任何实质性研究,只是处于一个观望阶段。

常思平搞了一辈子动力,确实自己偶尔也会有些想法,但现实需求、财力、资源等等因素都让他无法引申出更深一步的思考,而张逸夫给出的这幅超临界机组设想图,瞬间又打开了常思平心中那扇锁住的门。

对他来说,这辈子最多最多,也就与亚临界沾沾边了,超越那条热力学上的边界的事情,轮不到他来做了。

可张逸夫抛出这幅图的意思就是,你可以来做。

至于后面的流化机床、大型空冷、联合循环这些同样震撼人的概念,在“超临界”三个字面前,都变得那么不值一提。

两位老人表现出的那种极度震撼,同样也震撼到了常江。

实际上就自动化方面,张逸夫在之前与他的深谈中也曾震撼过他,但这可以理解,软件这种东西发展很快,也许张逸夫有什么渠道率先了解到了国外的信息,就像华长青那样,知识上领先个三五年而已。

可要让常思平和陈延睿动容的东西,绝非这么简单,无论是动力工业还是电力系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马拉松,二老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人,对国际上的情况必定有所了解,能让他们露出这种表情的东西,必须是极度领先,极度震撼的。(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